守塔为大家带来前五比特币官网排名分别为:1.欧易、2.火 币网、3.KuCoin、4.芝麻开门、5.土星、6.星图、7.阿格拉斯、8.网关、9.橘子、10.新币。但是,许多人对如何安全地购买虚拟货币感到困惑。
1.欧易
欧易是一款实时交易的btc、eth、usdt、doge等数字货币交易网站平台,方便您随时随地存储和转移资产为了提升用户体验,ok欧意易交易所定期更新其功能和服务。
选择理由:欧易我可以在任何时间联系他们并获得帮助。
2.火 币网
拥有超级防卫SSL链接,离线比特币钱包技术,即时区块链资产存取功能,多币种地址共享技术,多重安全验证保护,同时提供较低的区块链资产交易费用和提取费用。
选择理由:火 币网数字资产交易的法律监管
数字资产交易作为一种新兴市场,其法律监管亟待加强。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正在加大对数字资产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特别是防范数字资产交易中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3.KuCoin
是目前最先进的也是最大的比特币专业衍生品交易所,2014年成立于塞舌尔共和国。对比特币类产品提供最高大100倍的杠杆,该交易所成立至今安全工作做的到位,从来没有发生过盗币事件。
其团队成员都非常的专业和出色,都是来自世界一流顶级名校和专业金融方面的人才,开发团队来自世界顶级机构,其顾问是倍称之为比特币的传奇投资人jeffrey wernick、同时该交易所也获得了币圈知名机构的投资,如比特大陆,丹华资本等。
综合来看,顶级团队,大牌机构,一个纯粹的衍生品交易所,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真的不适合普通投资人来玩。成交额非常大,用户也是遍布全球,但是个人还请保持理智。
选择理由:KuCoin完备的安全保障
交易软件采用多种安全保障措施,包括身份验证、密码保护、谷歌认证等,确保用户数字资产安全。同时平台每日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更新和升级客户端,保持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芝麻开门
在收购了 Paradex 之后,决定关闭 GDAX 数字资产平台、并推出全新的“专业加密货币交易所” 。鉴于当前两个平台都非常活跃,这一变动被定在了6月29号实施。新平台将保留GDAX的所有功能,同时引入一些新特性。除了更加流畅和直观的设计,新平台还声称提供简化的存取款功能、可访问改进的图表和历史数据、以及改版后的投资组合页面。希望用“Pro”来重新塑造一下自己的品牌力。
尽管自2011年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山寨币,例如域名币、莱特币、比特股等,但直至2016年上半年,仍然将自己定位为一家比特币交易服务公司,只能交易比特币。
变化发生在在2016年。随着以太坊在业内声势逐渐浩大,等明星交易平台都纷纷上线了以太币。在和以太坊社区进行了长久的交流后,终于,在2016年7月,打破惯例上线了以太坊,并将交易平台更名为GDAX(全球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其定位从比特币交易平台扩大到了整个数字资产领域。
2017年5月,莱特币获得全面支持,用户可以在交易平台购买和出售莱特币。2017年12月,又上线了比特币现金交易,比特币现金随即暴涨70%。
由于上币十分审慎,又拥有巨大的用户量(2017年用户量达到了千万级别),因此每次宣布上线某个币种,该币价格都会暴涨,以至于业内有“上币效应”的说法。不过,随着最近的上币大扩容,所谓的“上币效应”似乎消失了。
选择理由:芝麻开门安全保障机制
作为全球领先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科技一直将用户的安全放在首位。平台采用了多重安全机制,如防DDoS攻击、资金分离等,确保了数字资产和用户的安全。此外,平台还与权威的安全机构进行合作,定期对平台进行安全检测,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
5.土星
自内而外采用最新的多重因素安全机制,安全性能高。还提供各种合约类型。所有合约都用比特币购买和支付。
选择理由:土星落地
国际平台以专业的、安全的、简单的、快捷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该平台有独特的“创新板”和“主板”交易市场,满足各种需求。此外,国际平台还提供杠杆交易、永续合约等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用户。
6.星图
是全球领先的加密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之一,从2013年即开始针对个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的核心的匹配引擎是同类产品中最先进的技术产品之一,包括实时结算、先进的委托单匹配算法等,其容错性、正常运行时间和高可用性在内的创新功能备受好评。
现已成为北欧最大主流资产交易所,除交易数字资产、代币和ICO外,还提供适当的平仓交易市场,包括美元和欧元交易对。平台开发始于600万欧元的风险投资协议,由软件开发商、财务专业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交易者协作完成。其核心匹配引擎是同类最先进的技术产品之一,实现了实时清除、先进的订单匹配算法等创新功能,因其容错、正常运行时间和高可用性而备受好评。
选择理由:星图持续创新与发展
交易所坚持自主创新,通过不断研发新型的交易技术、建立新的合作模式和完善服务增强平台竞争力。例如,近年来交易所投资了区块链高性能网络项目HBUS,同时还加强了国际化战略和技术研发,积极推动数字资产行业的发展。
7.阿格拉斯
成立于2017年12月,由比特领衔投资,是集团旗下全球知名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商,集团旗下矿池是全球第5大比特币矿池和全球第1大BCH矿池。已取得爱沙尼亚合规牌照,是最早一批获得合规牌照的交易平台,现提供币币交易、杠杆交易、永续合约等多元化衍生品交易服务。平台支持中/英/日/韩/俄等15种语言,为超过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00多万用户提供安全、可信赖的交易服务。
选择理由:阿格拉斯对投资者的影响
对于投资者来说,跨合约交易功能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外汇工具。通过跨合约交易,用户可以在数字货币和稳定币之间灵活转换,同时还可以在不同期限之间进行交易,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8.网关
交易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margin交易,也就是融资融币交易,我最喜欢的交易方式之一。
选择理由:网关畅通无阻的客户服务
交易所APP提供全天候的客户服务,用户可随时通过APP内的在线客服、电话和邮件联系客服人员,得到及时的解答和解决方案。同时,交易所还提供了用户支持计划和社区支持计划,为用户提供更多帮助。
9.橘子
是一家知名老牌交易所,如果你是大户,想找个流动性巨大的地方,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家交易所里可以方便的做大额交易。在平台上,使用信用卡充值美元和欧元很方便。
选择理由:橘子资金安全性更高
作为一个优秀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具有强大的系统技术支撑,保证交易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0.新币
2017年创办至今,在、、俄罗斯、意大利等多地建立运营中心,截止2020年7月,注册用户超过350万,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
选择理由:新币多方交流与用户口碑
6分的高分,并被评选为“可信赖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是什么导致加密货币价格上涨?
投机和供需是推动加密货币价格的一些主要因素。大多数加密货币的供应有限,当对该代币有大量需求时(由于对效用的投机),价格通常会因此而飙升。
Lee 还认为,供需是加密货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他指出“所有资产的价格,包括加密货币,都是由供需决定的。当对资产的需求超过供应时,就会造成价格飙升。有时,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也会影响加密价格。”
1. 投资币软件是一款交易所综合管理工具,它提供了一系列便捷的功能,与传统的交易所相比,能够提高交易行为的效率,减少用户的交易成本,更好地保护用户的资产安全。
2. 投资币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交易、钱包管理、充提币、OTC、社交交易、保险等。其中,交易功能是核心,用户可以在投资币软件中快捷、方便地进行数字货币交易,无需多次切换交易所操作。同时,软件还提供了完善的风控机制,保障用户的交易安全。
3. 钱包管理是投资币软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在这里,用户可以自由地管理自己的数字资产,包括添加、删除、转账等一系列操作。此外,软件还增加了多重签名、在线签名等安全机制,确保用户的资产安全。
4. 充提币作为数字货币交易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投资币软件必备的功能之一。软件支持各种主流数字货币的充提币操作,同时,还加入了便捷的快速充提币功能,能够极大地缩短用户的操作时间。
5. OTC交易是火爆的数字货币交易方式之一,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OTC交易具有简单、便捷、佣金低等优点。投资币软件也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OTC交易功能,用户可以在软件中任意地上传出售信息、购买信息等,轻松、快捷地进行OTC交易。
6. 社交交易是投资币软件的又一亮点,它将交易和社交完美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字货币交易方式。在社交交易中,用户可以更好地分析市场、寻找最优的交易机会,同时,还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分享交易心得,同城结识同好等。
7. 最后,投资币软件还推出了数字货币保险功能,用户购买保险后,可以在资产出现损失时获得一定的赔付。这项服务能够给用户更加安心的交易保障,降低用户的投资风险。
总体来说,投资币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数字货币交易综合管理工具,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数字货币交易服务,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用户的各种交易需求。
1.稳定币总市值过去一周下降0.11%
据悉报道,DefiLlama 数据,稳定币总市值过去一周下降 0.11%,现报 1725.35亿美元。其中 USDT 总市值增长 0.33%,现报 1197.73 亿美元,市占率达 69.42%。
2.OKX Ventures宣布投资比特币质押平台Solv Protocol
据官方消息,OKX Ventures宣布投资比特币质押平台Solv Protocol,Solv protocol将加速产品开发和扩展其创新的质押抽象层(SAL)生态系统,其重点是创建尖端的比特币质押解决方案,增强比特币在价值存储之外的作用,深入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其他应用领域。 作为领先的比特币质押平台,Solv Protocol通过其质押抽象层(SAL)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旨在简化和标准化各种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比特币质押。SAL 允许创建多样化的比特币质押资产,为用户提供质押、重新质押和 DeFi 策略的机会。迄今为止,Solv 已经推出了 Babylon LST (SolvBTC.BBN)、CoreDAO LST (SolvBTC.Core) 和 Ethena LST (SolvBTC.ENA)。
3.HashKey Jeffrey:京东入局稳定币 解析互联网大厂于香港Web3制胜之道
2024年7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了稳定币监管沙盒参与名单,京东、圆币、渣打成为首批参与企业,名单一经公布,立刻引发市场极高的讨论热度;7月28日,由小米集团及尚乘集团合资设立的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也在其官方网站宣布,已与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JINGDONG Coinlink)达成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合作,更是引发了市场的无限遐想。
京东作为传统互联网巨头,入局便切入有“加密行业的皇冠”之称的稳定币赛道,其背后的战略考量、示范效应以及对香港Web3发展的深远影响都值得深入剖析,更为重要的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在7月发布的稳定币监管立法咨询文件全面的为市场提供了兼具审慎和包容创新的”香港方案”。从巨头入局到立法提速,立足于香港的稳定币能否走向全球,立法建议背后折射出的监管动态,以及巨头加持下的稳定币制胜之道究竟在哪里,本文一一剖析。
一、起因:传统互联网巨头入局Web3,大出海时代的先发布局1. 京东的战略考量:补足支付短板,稳定币在跨境支付的颠覆性优势
据公开资料,早在2014年,京东在美上市当年,有媒体记者采访刘强东,问到“自己是否有犯过错误”,刘强东当时回答道:在京东业务上,犯过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早一点儿开始做支付。时至今日,一语成谶,在支付上先发优势的失去,让京东在第三方支付上再无余力与阿里、腾讯一较高下,根据咨询机构易观的数据,2023年京东支付与微信和支付宝的份额有5倍以上的差距。
在支付上的后发或许给了京东十足的警醒,京东后续在科技上的战略布局非常前瞻,以避免错失重大机遇,互联网的每一个风口,几乎都会看到京东的身影。
回溯支付的这段历史,可以相对清晰的看到京东本次宣布入局稳定币背后的战略考量。稳定币作为已经被市场论证成立的支付工具,其相对传统支付具有颠覆性优势,特别是稳定币业务本身惊人的盈利前景和广阔空间都无疑具有十足的吸引力。更毋庸说,在国内各互联网电商巨头业绩承压,各自把“出海”作为业务增长的第二增长曲线背景下,京东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自己陷入在支付上再次落后追赶的窘境,也不愿意错失即将到来的Web3“黄金时代”。
2. 大出海时代:跨境出海与web3支付结合正当时,抢占先发
京东入局稳定币背后,一个更为重要的时代背景则是中国电商巨头的集体出海,尤其是疫情以后,出海的竞争愈发激烈,其中跨境支付更是重中之重,但跨境支付的效率困境、地缘政治风险等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些出海的巨头们。
以传统的Swift体系为例,其创立之初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搭建方式,发展到现在,体系臃肿庞大,一个跨境转账流程不仅涉及到汇款行、收款行,更涉及到清算行、代理行、Swift等多组织之间的通信、报文、资金流转,特别是近几年来,全球swift体系内的代理行不断缩减,进一步的提高了跨境结算的时效和成本。更值得担忧的则是,由于当前频发的地缘风险,swift组织面临脆弱的合作关系,一旦被剔除swift体系或被金融制裁,则意味着基本无法与国境之外的银行产生联系。
以USDT、USDC为代表的美元稳定币除了是整个Web3行业的基石外,更是最有可能颠覆传统支付的支付工具。相较于传统支付,稳定币在区块链上的转移支付,足以达到支付即清算的功能,无需任何中间环节。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统计,利用稳定币等加密货币进行跨境支付,时间效率提高100倍以上,转账成本则降低10倍以上,仅以时效性、成本上,稳定币支付对传统支付是颠覆性的冲击。
在跨境出海这一具体的场景中,利用Web3支付至少从效率和成本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在此领域,腾讯和阿里沿着在国内积累的优势,迅速在海外开疆拓土,二者早早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陆、美国等续获取支付牌照,目前已经陆续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登陆。
京东通过稳定币切入Web3支付能不能在海外实现弯道超车未可知,但一旦推行成功,将快速拉平与另外巨头在支付上的差距,同时也证明了,至少在支付这个领域,先发优势十分重要。
3. 大厂们的动作:从香港到全球,伸向Web3的触手隐秘延伸
京东在区块链上并不是新手。本次参与的公司主体: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JINGDONG Coinlink)虽然在今年3月份成立,但实质上并不是新成立,而是原来京东在香港的资产管理公司改名,同时拥有香港SFC颁发的第1、4、9号牌,也聘请了支付行业的老兵刘鹏来掌舵,至少表明京东在这件事上并不是“临时起意”或仅是追赶时髦。实际上京东在区块链上布局久有历史,在2016年前后,国内联盟链势头正热的时候,京东强势参与,与银联搭建了智甄链,同时在NFT热潮中也与其他大厂类似,发布了NFT平台灵稀,虽然后续在监管收紧的影响下,陆续淡出身影,但在技术和对区块链理解上,京东并不陌生。
于此相对应的,其它大厂,虽然也陆续退出了诸如NFT等赛道领域,但在海外并没有完全放弃Web3,各项投资正隐秘延伸开展,这里面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香港、新加坡等地合规化的进程。
腾讯在2021年宣布旗下的腾讯云禁止从事虚拟货币相关的事项,进入2023年,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的监管逐步明朗后,腾讯在新加坡举办的Web3峰会上正式重启对全球Web3行业的支持计划,同时一并公开的还有其首批合作的四个重磅合作伙伴Ankr、Avalanche、Scroll和Sui,四个项目都是加密行业知名的项目;2023年和2024年分别投资了Lens Protocol和Chainbase,后者不仅是参与投资,更是领投方。
字节跳动在2024年4月份宣布与sui达成合作,开启首次涉足区块链项目,意图通过游戏和socialfi生态切入Web3,当然往前追溯,NFT热潮时期字节旗下的TikTok也推出过NFT系列。
另一个互联网巨头阿里在web3的介入则更加深入,在介入时间点上与腾讯一致,均在2023年全面开启进军Web3,不完全盘点,如阿里与NEAR、Aptos、Avalanche、BNB Chain等都搭建了合作。阿里现任的掌舵人及创始人之一的蔡崇信更是Web3的坚定支持者,家族的蓝池资本则投资了早期的FTX、polygon、Animoca等知名Web3项目。
如果从时间线上看,大厂们从NFT的沉寂,再到重新开启Web3投资的一个关键时点均是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微妙的则是,香港正是在2022年10月发布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宣言背后体现的香港政府的决心,监管合规的趋势或许正是这些大厂们陆续下场参与的一个重要基础。直至此次,京东直接亲自下场做Web3项目。
二、稳定币监管:从监管沙盒到立法建议,政策包容审慎1. 监管沙盒:监管思路慎重务实,但参与不等于准许,意在先发
沙盒运行有整体规范,参与并不等于准许,但先发时机重要。香港金管局的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早在2016年便已推出,主要目的是允许参与公司在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中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测试,而无需完全遵循现行的监管制度,截止到最新的披露时间,香港金管局共有336项沙盒运行项目。在具体的沙盒运作上,整体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和标准,但总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a.允许参与沙盒机构推出相关的金融科技产品或服务
b.参与测试机构在沙盒期间无需满足监管的所有要求
c.参与测试机构不应利用“监管”沙盒来规避某些适用的监管规定
在沙盒结束评估阶段,金管局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整体的监管相对弹性,最终金管局会根据测试结果以及多方面因素决定是否通过沙盒测试,以及是否准许向全市场推广。
稳定币的监管沙盒在今年的3月12日正式推出,根据监管沙盒的要求,所有参与方需要向金管局提供详细的业务开展可行性方案及“沙盒”计划。最核心的考量因素分别是真实意愿及发行稳定币的合理计划、沙盒计划、具有符合监管要求的合理预期。
值得进一步澄清的则是,参与监管沙盒不等于获准正式发行,也不等于拿到稳定币牌照。在今年3月份,金管局披露的监管沙盒文件中,明确表明了沙盒有退出机制。
上述文件也意味着,对于三个参与方而言,可以随时中途退出或者因为不满足金管局的要求而被迫退出。同时监管沙盒的整体运行原则中,若后续稳定币监管沙盒没有通过,则依然不能向市场推出稳定币。
若京东、圆币、渣打&安拟&HKT任意一家通过了沙盒测试,其虽然依然需要向监管部门申请牌照,但从获牌概率上则远远大于未参与者。这对京东以及其它两家参与者而言,无疑也是愿意发力参加稳定币沙盒测试的重要原因。
三家背景各有所长,但都有传统背景,港府监管思路慎重且务实。本次香港金管局公布的名单的参与方,有两个特点:
a.都具有传统金融的背景。这或许并不完全是巧合,毕竟传统金融在风控、监管沟通、消费者保护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且其背后的资金实力都颇为强大,能够确保在测试期间有足够的能力来满足各项要求,足以说明金管局对稳定币发行上的慎重和高门槛的要求。
b.三家机构自身的资源禀赋各有所长,但背后都有明确的场景支持。当前的稳定币市场是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占据了99%以上的份额,其中泰达公司(Tether)又占据了美元稳定币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如果推出非挂钩美元的稳定币,是否能在市场份额上有所突破,除了需要合适的监管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要寻找港元稳定币的场景用例,通过场景化应用扩大市场份额就显得尤为关键。京东背后庞大的跨境电商贸易是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的重要场景承载;圆币科技本身就具有钱包、Defi等业务,在Web3领域富有经验,可以将港币稳定币作为We2到Web3重要桥接工具,以此扩大份额;渣打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则可以进一步探索稳定币在金融支付市场的核心工具作用。
从上述两点可以明确读到的信号则是,港府在稳定币发行上整体上是慎重的,参与名单经过精挑细选,都具有明确的场景支持,这也展现出港府在监管上非常务实的一面。
2. 香港稳定币立法建议稿:监管思路审慎包容
金管局在7月份公布的管沙盒之外,同时还公布了《香港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咨询总结)》。该份文件是对2023年12月正式对外发布的稳定币监管制度咨询文件以及回复意见的总结和答复,其中可以窥见港府在稳定币发行上的监管思路。
文件详细的阐明了港府对稳定币的立法方式、监管框架、托管、销售等均作出逐一回应。
对于稳定币而言,其最核心的关键无疑是稳定币挂钩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这是事关用户的最核心利益关切。结合上次发布的咨询稿以及本次的文件,可以明显看到,港府在对储备资产的回应上非常详细,部分立场十分坚定,凸显出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上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对内容做了部分调整和创新,如对发行人股本要求从原来的稳定币流通量的2%降低为1%。
更为显著的展现港府创新的一面则体现在允许以国债等RWA资产代币化形式作为储备资产,也允许美元计价的资产作为港元稳定币的储备资产,这在此前全球已经发行的稳定币中尚无先例,这也深刻反映了港府对以RWA为代表的真实世界资产上链的支持及创新包容的一面。
三、影响及展望:立足香港,面向全球,合作制胜1. 影响:巨头下场的示范效应,但合规提速更为关键以京东为代表的传统巨头在Web3领域均能引发巨大的讨论,这背后既有原生加密世界走向主流的一种期待,也有Web2与Web3加速融合的整体性趋势。从香港到全球来看,莫不如是。如传统支付巨头Paypal在2023年8月下场发行稳定币,一年时间总市值规模已超6亿美元规模;Visa不仅与交易所合作推出储值卡,还正与Solana合作提供USDC的稳定币结算。
尤其是今年以来,比特币现货ETF以及以太坊现货ETF分别在美国和香港上市,加密世界合规化正式成为主流范式,在合规化的加持下,传统机构拥抱虚拟货币的案例越来越多,京东不是第一个,并且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近些年来,由于中国大陆的监管原因,大厂们对加密生态多以观望为主,偶尔的入局也是海外小规模的投资为主,京东亲自下场试水稳定币生意无疑给正在观望的大厂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尤其是考虑到京东的实际掌舵人刘强东,在业内一向以独到的战略眼光著称,其引领作用更加强烈。一边是日益合规化并且蓬勃发展的早期加密世界,一边是竞争极度残酷内卷的传统互联网生态;进入加密生态或许将成为大厂们的必选项,而这种趋势只会越来越强。
2. 展望:在合作中探索港元稳定币场景和构建生态是制胜关键
对于京东、圆币以及渣打等首批参与者而言,即便以美元计价的法币资产作为储备,港元稳定币如何在寡头垄断的美元稳定币中拓展市场仍然是一大难题,尤其是港府同时在推进数码港元且不允许港元稳定币付息,这某种也进一步区分了数码港元和稳定币的应用,前者以法币地位充当最基础的信用货币工具,线下零售场景等均可以采用,而港元稳定币则充当加密资产的价值计量工具以及跨境支付工具的作用。
从区块链技术角度而言,发行稳定币并不涉及到高壁垒的技术,目前市场流通的法币资产抵押的稳定币运用的区块链技术大同小异,并无明显差别,但从采用率而言,却有着明显的差距,仅以法币抵押稳定币而言,最核心的要素主要是合规基础和场景应用支持。以USDT、USDC和FDUSD为例,三者均为法币抵押稳定币,USDT得益于强大的用户惯性牢牢占据市场第一位置,但USDC和FDUSD的崛起则分别受益于合规和场景支持,如果分析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每当USDT遭遇合规信任危机时,USDC的市值规模总能再上台阶;FDUSD则得益于币安的强力扶持和引流,规模迅速飙升。
从种种现实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到,未来港元稳定币的成功离不开大流量应用场景的承载,而这仅单单依靠京东或其他两家参与者是远远不够的。从用户的体验流程上,则必须打通法币-稳定币-加密资产-稳定币-法币的全合规通路,以此为大规模采用提供基础。
香港最大持牌交易所HashKey Exchange与鲲KUN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解决了用户法币与加密货币的合规交易问题,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在这个生态中需要持牌稳定币发行商、合规交易所、持牌OTC、RWA资产发行、托管银行的通力合作,以此方可壮大整个生态。
以上图为例,港元稳定币发行商不仅要解决第一步法币到稳定币,同时还要与持牌银行、合规交易所(如Hashkey、OSL)、加密资管机构、持牌OTC(待出台发牌机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等建立合作,让港元稳定币的用例不仅仅局限在支付,更能让用户享受到加密资产理财、投资等一系列的利好,以构建完整的用户加密旅程,既能解决现实的支付难题,同时还可以帮助用户享受加密行业整体增长的红利,以此扩大用户的采用率和粘性,实现港元稳定币真正意义上的破局。